(资料图)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七夕》 清江七夕,传说这一日牛郎织女要跨越天河的阻隔,在鹊桥的尽头,一期一会。此刻,他们只为了最美的相遇。
一提到七夕,不少朋友认为,七夕是纪念牛郎织女爱情的节日,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情人节”——鹊桥会、定情、看着星星互诉衷肠、收礼物……其实,不完全正确那么,七夕起源是什么?还有哪些风俗习惯?跟随爱济南,大家一起了解下七夕,这个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起源七夕节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习俗七夕节不只有牛郎织女爱情的传说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最普遍的就是女子们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各地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山东:吃巧巧饭】山东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钱 一根针 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有好姻缘【江苏:香桥会】在江苏宜兴等地每年七夕节人们都搭制“香桥”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浙江:接露水】在浙江部分地区流传着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广东:迎仙】广东广州地区在农历七月初六、初七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连拜七次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为得巧被称为巧手七夕诗词《秋夕》(唐)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七夕》(唐)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七夕》(宋)苏轼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牛郎织女银河相望、鹊桥复见的故事更为节日添几分柔情与浪漫。(爱济南综合网络整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