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穿越2500多年的历史,绵延3200公里流淌至今,是流动的文化遗产,是润泽两岸的水脉,更是传承中华文化千年历史的文脉。7月29日,《行走大运河》一书在京首发,续写大运河文化新篇章。
该书是“中国作家运河行”第一阶段活动作品集。去年8月,由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牵头,和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中国作家运河行”第一阶段活动在苏州启动。32位作家在大运河沿线27座运河城市深入开展采访活动,用文字记录下大运河沿线不同城市独特的运河风景和人文景观。
“面对这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千年水脉和文脉,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把坚定文化自信落到实处,挖掘她的丰富文化资源,用好她的丰厚文化底蕴,并且发扬光大?如何让她更有光彩地流向未来?”写作《当运河遇见绍兴》的作家赵腊平说。
(资料图片)
“这次采访,我经历了两种行走,一种是双脚在运河畔的实际行走,另一种是用自己的思想在运河的历史中行走。运河是保护子民的军事之河,养育子民的经济之河,参与创造天津文化的文化之河,还是满载乡愁的河。”写作《运河津门两相滋》的天津作家陈丽伟说。
“20年前我做过德州大运河遭受污染的报道,那时候大运河沿岸是颓破的,城市之间互相推诿责任。这次从北京回到家乡采访,很受震撼,沿岸城市协同治理,德州大运河沿岸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进步,它的历史文脉和现代规划都很让我振奋,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了。”写作《九达天衢翻新波》的王海滨说。
“在我眼里,大运河是站起来的历史巨人,敢于和时代对话,和世界对话。”写作《运河脊梁》的作家康桥说。
……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为《行走大运河》的首发写来贺信:“非常高兴作家们将大运河丰富厚重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新时代绽放的全新风采展现给了我们……运河故事将继续谱写新的篇章,千年文脉会永远奔流不息。”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为《行走大运河》作序:“大运河是一条饱经风霜的人工河,这注定它比自然河流具有更多的人文元素。”他为《行走大运河》首发致贺:“作者们从各自的生命体验和审美趣味出发,以30余篇风格各异的作品,立体地呈现了古典和现代相辉映、人文与工艺共滋养的运河文化。”
《行走大运河》一书首发式由中国作家运河行组委会主办。组委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主席陈国栋在首发式上呼吁大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文学的力量” “为中国的山水工程厚植‘美丽中国’的底色”。《行走大运河》主编、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代表周伟苠表示:“大运河千年的历史、时代的变迁以及运河赋予不同城市的独特风情随着作家们或大气磅礴、或细腻内敛的笔触都在这本《行走大运河》中得以呈现。把大运河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共生精神展现给读者。”他透露,“中国作家运河行”第二阶段活动“走进运河城市”第一站已经于7月8日在沧州举行,下一站将走进苏州,进一步展示运河城市风采,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韩梅
流程编辑:U02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