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世界观察:地缘详解诸葛亮三出祁山

2023-06-29 11:19:13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中央之国的形成<�������������

����������

����,每周更新


(资料图)

第92回 三出祁山

二次北伐直接走陈仓道攻入关中其实是个意外,主要是因为受魏吴战争影响,最为蜀汉所患的张郃率领关中诸军东进支援荆州战场,方让诸葛亮有了乘虚而入的想法。若按照诸葛亮的原计划,应该还是向祁山进军,但目标不是像上次一样,一举拿下整个陇右,而是拿下武都、阴平两郡。

地处西秦岭山地的武都郡,原本是东汉凉州的一部分,现在是魏属雍州的最南端。不管是走陈仓道还是祁山道,都要从武都过境。当日曹操放弃汉中后,连带把武都郡的氐人一并北迁,避免他们受马超影响归附蜀汉。在那次战争中,曹操还因阴平氐人主动来附,意外的得到了武都之西,原本隶属益州的"广汉属国",并将之更名为"阴平郡"。

阴平郡在地理上,算是西秦岭山地的末端。不管由蜀地沟通:汉中、陇右还是直通关中,传统上都是借助穿越武都的官道。当然,如果官道防守严密的话,"阴平小道"也是可以用的。曹操从汉中撤军时,就是徐晃从阴平方向袭击了蜀汉重兵把守的"马鸣阁道",断了刘备乘势掩杀之心。当时负责驻守马鸣阁道的是蜀将陈式。那次大败,也是陈式在三国史书中上第一次亮相,毫无疑问的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

后来陈式随刘备东征,与吴班一起率水军驻于夷陵东西两岸。由于带的是水军,驻地又靠近三峡,陈式在夷陵之败后得以逃出生天,最终再随诸葛亮北伐。这次诸葛亮北出陈仓虽然失败,但兵力上并没有什么损失。之所以不去和魏国援军再拼一把,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准备执行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先夺武都,再取阴平。更具体说是拿下武都郡治"下辨"和阴平郡治"阴平"城。

只有拿下郡治才能算取了这个郡,就像街亭、列柳城虽然都地属广魏郡,但当时有郭淮在上邽顶着,广魏太守和郡治临渭没有降,所以一出祁山时,魏国不认为自己失了广魏郡。同样那次北伐也没有取武都的记录。这意味着诸葛亮为了保证能成功突袭冀城,并没有去取下辨。一出祁山由祁山道绕过了下辨,二次北伐又从陈仓道绕过了下辨。这无疑容易给守军和郭淮一个感觉,诸葛亮的目标就是陇右和关中,对已经没有什么人口的武都不感兴趣。

陈式得到了的这个任务,不管是他主动争取,还是来自诸葛亮命令,都是一雪前耻的好机会。由陈仓撤军和陈式攻拔武都、阴平两郡,都发生在建兴七年春(公示229年)。从这个时间点上看,诸葛亮也可能在撤军路上就直接转去取武都。如果是这种情况,二出祁山和三出祁山,其实是可以视为一次军事行动的。

下辨位于成徽盆地的西端,这个西秦岭山地中唯一还能一看的低地,东接陈仓道,西临祁山道,与这两条斜向相交的道路,共同在西秦岭山地中组成了一张三角形的路网。蜀军若是回军时乘势取之,可由现在的陕西省凤县转入成徽盆地,然后西进拿下盆地东部的河池,以及西端的下辨。当日曹操取武都,就是沿此路线前进的。

不过诸葛亮其实还是先回到汉中,然后再去取的下辨。一是刚刚苦战过,军队需要时间休整包括补充给养。二是由汉中取下辨有一条很方便的直线通道的。具体来说,蜀军可以由阳平关西北向六十公里,抵达现在陕西省略阳县的位置。这个位于嘉陵江河谷的节点,诸葛亮主持修建了一座武兴城。连接武兴城与阳平关的通道也因此可称为"武兴道"。整条道路大部分可以依托嘉陵江左岸支流"东渡河"修筑,并先对接阳平关西北的沮县,再连入汉中盆地。

武兴城的修建不光是为了扼守嘉陵江河谷,以及充当汉中地区的西北门户,还肩负着保护"下辨--沮县"水陆通道的重任。由沮县前往下辨,可以先向西接入东渡河谷,然后溯嘉陵江北上,再西北向溯嘉陵江右岩支流"青泥河"而上,直抵其源头处的下辨城。诸葛亮选择走这条线路取武都,即可以中心开花,直接拿下武都的郡治,还可以自沮县开始,全程用水路运输给养。

一个世纪前,当时的东汉武都太守虞诩曾亲自带着官吏、将士利用"烧石法",清除青泥河中的礁石,修通了从下辨至沮县的航道。虞诩被调任武都的任务是平羌乱。打通下辨与汉中的水上通道,不仅有利于从汉中出兵震慑武都的氐羌部落,于经济上也是十分有利的。在航道打通之前,两地间的商贸往来靠的是驴马驮运,只能做到"僦五致一",就是说有80%的物资都在路上被消耗和损耗掉了。改水运之后"水运通利,岁省4千余万,盐米丰贱,十倍于前"。经济发展,物价下降,使得很多因交通不便和氐羌之乱流失的武都人,又都回迁了回去。

有这样一条现成的航道存在,诸葛亮只要稍加修整就可以利用起来。只是故道水的航道,当时没有疏通的记录,后世嘉陵江航道亦多起自青泥河口,所以诸葛亮出陈仓道时,水路能提供的便利有限。那么,诸葛亮三次北伐到底分了多少兵给陈式去取武都呢?答案是全部。也就是说,诸葛亮并没有分兵,而是率主力出征。丞相不打无把握的仗,既然几万主力都准备好了,没有理由只分一支偏师去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的。

以过往的情况来说,兵力有绝对优势,攻击又突然性的话,攻击目标望风而降的概率是很大的,像郝昭在陈仓那样带着1000多人,还敢拼死抵抗的毕竟是少数。连陈仓这样据守关中西大门的重要城邑,当时都只有1000多守军,你不能指望下辨包括整个武都、阴平的城邑能有多少守军。

蜀汉三次北伐与二次北伐的间隔,比二次和一次还要短,魏国方面完全来不及早做部署。能否守住下辨的关键,在于援军能不能及时抵达前线,而蜀军能不能顺利拿下武都、阴平,关键点同样在于能不能堵住魏国的援军。由于历史记载是陈式拿下的武都和阴平,很容易让人觉得陈式主导了这次北伐,其实真正起核心作用的还是诸葛亮本人,因为负责打援的就是诸葛亮本人。

现下替魏国负责陇右防务的,仍然是雍州刺史郭淮。郭淮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正好在陇右巡视,后来配合张郃在街亭的反攻,拿下了列柳城。战后曹真入驻长安,接手关中防务。郭淮就留在了陇右警戒祁山道。曹真之所以在张郃率关中诸军东进支援司马懿时,从凉州而不是陇右调军驻守关中,是因为陇右的防御压力也很大。

这年冬天诸葛亮加固扩大了汉中盆地东西两端的:城固、沔阳两个县城。将前者重新全名为"乐城",后者作为刘备晋位汉中王的龙兴之地,则命名为"汉城"。至于枢纽位置的武兴城,很可能也是在这一时期修筑的。除此之外,刚拿回来的阴平郡也要做点行政调整。

阴平郡的位置虽然边缘,但地处魏国的武都郡,以及为成都平原把守门户的梓潼郡之间。理论上,虽然正常情况下,由位于白水江河谷的阴平城入蜀,需要东走白水关再入马鸣阁道,但同样存在由阴平城直接南下,横切分水岭接入涪江上游,绕过白水关、葭萌关、剑阁等关口,直取绵阳的可能性。为了防患于未然,拿下阴平后的诸葛亮在阴平城以南新设"广武县"(四川青川县青溪镇),以廖化为督驻军于此,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做完这一切后,魏国的复仇大军也如期而至。

- END -

不过就像刚才分析的那样,郭淮也是没有料到,诸葛亮刚从陈仓撤回来,反手又会来取武都,匆忙间赶紧领军南下施援下辨。郭淮的驻地是天水郡东端的上邽,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上邽是祁山道与陇关道的交接点,进入祁山所在的汉源河谷是很方便的。

郭淮从进入祁山后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顺西汉水河谷而下,绕到下辨地南面再北上。这条线路也是狭义的祁山道,还能够帮助魏军向汉中、阴平方向进军;第二个选择是进入祁山所在的汉源河谷后,不要顺河谷而下到甘肃省礼县转向,而是在西距礼县县城的20公里的永兴镇向南转向。这里有一条南北向的西汉水左岸支流"漾水河",帮助迫近西汉水与青泥河的分水岭。

这条能够连接下辨的道路,可以被视为祁山道的支路,现为连接湖北十堰-甘肃天水的"十天高速"所使用。对于这条支路大家并不陌生,当日马超就是沿此线路逃入武都,然后再进入汉中投奔张鲁的。在道路的北段,为天水郡(之前的汉阳郡)镇守南门的,是姜叙驻守的"历城"。马超在逃亡时还顺势烧了历城,杀了姜叙全家。为此我们可以将这条连接祁山与下辨的道路称之为"历城道"。

漾水河上游现在建制有隶属甘肃的西和县。历城则位于西和县城之北约12公里处的石堡镇,二者间还有一个同样隶属西和县的西峪镇,当时建有名叫"建威"的军事据点。这个即处在历城道中间,又位于漾水河最上游的建威城,就是诸葛亮抢先一步占据的阻援点,与上邽相距100公里。如果按照正常的地缘分割,武都与天水两郡在此的分界线应该是在分水岭上的。从这个角度说,建威这个军事据点,很可能就是诸葛亮跨越分水岭后建的。

不过管建威所控制的漾水河上游在曹魏这边是归属天水还是武都,在诸葛亮进驻于此后,都变成了蜀汉武都郡对接祁山的门户。这次郭淮想救援下辨的话,那就需要走历城道,过诸葛亮这关。如果想舍了武都去救阴平,倒是可以不走建威。不管郭淮怎么选,诸葛亮抢占建威都让他很难受。

能否阻击成功,关系到陈式在背后能不能拿下武都、阴平,所以诸葛亮带的是蜀军主力,考虑到此前连关中都守备空虚,郭淮当下的兵力肯定是没有诸葛亮多的,在建威硬拼胜算很低。要是想走祁山道绕到背后去攻击蜀军,或者说施救阴平那更是死路一条。这样的话,诸葛亮就可以顺漾水河谷而下,北入祁山攻取、下邽冀城。不仅能拿下陇右,还能断了郭淮的归路。

换句话说,诸葛亮抢占建威,震慑祁山,已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郭淮见没有胜机,便主动退了回去。至于在诸葛亮身后,领军攻取武都、阴平的陈式,更像是在收割成熟的稻谷,没有任何记录显示他遇到了反抗。那些没有被迁走(或者回流)的氐羌部落,见蜀军得势亦都顺势降了,并没有理由为魏国卖命。

拿下武都、阴平之后的诸葛亮,没有乘势再出祁山。一出祁山能取三郡,是因为有突然性。现在郭淮虽然不敢在建威和自己硬拼,但陇右诸郡在防御上却已做好了准备。人不能太贪心,接下来诸葛亮的重心是如何稳固防线。正当诸葛亮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时,东吴那边却搞出了个大动静。不过这个大动静并不是孙权又北伐,而是他终于称帝了。

说起来孙权虽然在刘备去世前,就已经和蜀汉达成了和解,但双方在随后几年的关系,更多呈现出一种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的两不相干状态。不管是诸葛亮北伐,还是东吴在石亭搞大动作,都是各管各的,并没有说大家什么时候商量好一起北伐,让曹魏顾此失彼。甚至因为刘备去世、士燮招诱雍闿,孙权一度还动摇了结盟之心。

这固然有一个信任问题,上次孙权骗了关羽,"表面是朋友,背后捅刀子",彼此担心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对方,对方回头就把自己卖给曹魏,实属正常心理。不过关系不冷不热背后,孙权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那就是刘备称帝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把刘备一方称为"蜀"有点耿耿于怀,认为刘备称的是"汉",更愿意用"季汉"(季是第三之意,以区别于前后汉)来代指蜀汉。"季汉"一名当时的确也是用的,公元241年,曾跟姜维一起北伐的杨戏,还写过一本《季汉辅臣赞》,赞美评价季汉君臣。

其实刘备在入主成都到称帝这段时间,因汉献帝还在位的原因,也的确用过"蜀"来代指自己的政权。称帝以后方正大光明的用"汉"来代称自己了。刘备称帝时,正在准备夷陵之战,对东吴的议和建议不闻不问。退守白帝城后,鉴于当时的形势,最终同意了东吴的和平建议,并给孙权回了信。这也是孙权第一次见刘备以"汉"自称。

刘备继承汉室衣钵,并且称帝,这让孙权有点怅然若失。他还自己安慰自己,刘备称的这个"汉"指的是汉中王的"汉"。现在献帝退位,汉朝已亡,所以刘备称汉也是可以的。只是孙权自己知道,他内心计较的不是刘备称"汉"还是称"蜀",而是称帝。如今石亭一场大胜,不仅彻底和魏国撕破了脸,更让孙权认为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

公元229年四月(阴历),孙权于武昌登基为帝,正式建国号为"吴",改元"黄龙"。从东吴的角度来说,这是个水道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但消息送到蜀国,却存在一个接受问题。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曹丕代汉称帝,蜀汉这边的态度很坚定,是拒不承认这个伪政权。至于盟友定位的东吴,因为没有称帝,所以最起码可以自欺欺人的认定孙权还是大汉的臣子。

孙权一直不称帝,也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称帝的话,无论跟魏国还是蜀国结盟,都不存在二帝并存的尴尬局面。蜀汉与曹魏是"汉贼不两立",这让孙权觉得自己的选择余地是最很大。当然,真要是让东吴群臣来说,绝大多数人还是很希望孙权称帝的,否则主公在名份上矮人半截,自己也跟着伏低做小。当日孙权向曹丕称臣,魏使前来宣旨时气使颐指,就让江东士人备感屈辱。

现在感到有受辱感的是蜀汉群臣了。要是再与孙权维持盟友关系,那就必须认可二帝并存的局面;拒不承认的话,于地缘政治层面又有损害。关键时刻是诸葛亮一锤定音,他告诉大家孙权有僭越谋逆之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唯今之计必须维护与东吴的联盟,如果因此翻脸,就必须先东征吞并吴国,才能北图中原。以前汉孝文帝对匈奴示弱,先帝最初与东吴结盟时,让对方处于优势地位,都是"应权通便"的权宜之计。。。

总之在诸葛亮看来,大可不必因计较一个虚幻的帝号,付出破坏吴蜀联盟代价,大丈夫能屈能伸,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平息内部争议后,蜀汉随之派出使者前往武昌祝贺。当年六月,孙权遂以吴国皇帝的身份与蜀汉皇帝刘禅签定盟书。双方这次再结盟约,甚至还商量好了怎么瓜分魏国的领土。具体来说,徐、豫、幽、青四州归属吴国,并、凉、冀、兖四州归属蜀汉。至于天下之中的司州之土,则以函谷关为界各领一块。看起来是个相当公平方案,而且是按照东汉旧有的行政格局来划分,拒不承认曹丕这个伪政权调整后的行政区划。不过地图开疆固然很爽,真拿不拿得到,还是要战场上见真章的。

诸葛亮并不会把北伐的希望寄托在东吴身上,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指望吴国这边不要牵扯蜀军的精力,让自己能够安心北伐。相比之下,诸葛亮此刻更关心自己汉中的安全。虽然拿下了武都、阴平,但汉中仍然是北境安全的最大保证。一年多时间三次北伐,这个密度足以让魏国调整战略,认为蜀汉才是最大的威胁。明眼人都能预感到,就算是出于面子,接下来也一定会有一次报复性的军事行动。诸葛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防御战做准备。

标签: